3D电视技术分类及其优劣分析
中国视听网家用音响资讯 更新时间:2011-11-10 10:38:41 编辑:孟子默 [
大 中 小 ]
目前3D电视的主要技术采用的只有两大类:快门式和偏光式,下面我们来逐一看看。
主动快门式3D电视
主动快门式3D电视的成像原理为:快门式液晶眼镜分别高速开闭,控制观看者感知左右眼不同号,电视机配合高速刷新来提供两眼画面,最终造成“视觉位移”,在观看者大脑中合成3D影像。这种显示方式需要电视机的刷新率达到原来的2倍,从而支持不同视觉角度的两幅画面切换显示。
主动快门式3D眼镜工作原理
2010年市场中销售的3D电视全部采用快门式,其优势是3D质量高、稳定,且可以完全不损失分辨率,能够实现1080p FULL HD 输出。缺点是技术本身相对复杂,眼镜需要电源驱动,造价成本较高。成像方面容易形成频闪和串扰,垂直可视角度较窄,戴眼镜观看时亮度降低明显。
偏光式(不闪式)3D电视
所谓“不闪式”3D电视的产品,其本质是偏光式3D成像,与快门式3D利用眼镜与电视本身共同协作产生3D影像不同,偏光式3D电视主要依靠液晶面板前端的偏振膜,将电视显示的画面分成有角度的偏振光,观看者通过佩戴偏振眼镜分别感知不同的视差画面,最终也是由大脑合成3D影像。
偏光式3D电视成像原理
偏光式3D电视在2011年大规模进入市场,其迅速获得消费者的关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低廉的售价,这得益于偏光方式的成本优势,同时偏光式3D还具有亮度衰减小、垂直可视角度大、眼镜轻薄等优点。目前业界对于偏光式3D的最大诟病在于分辨率的损失,由于偏振光的显示原理,这种方式形成的3D影像分辨率只能达到原片源的一半,即1080p的全高清信号通过偏光式3D电视后实际只有540p的“准高清”水平。
3D电视发展趋势
目前3D电视分为明显的两个阵营,以索尼、三星为代表的主动快门式和以LG、康佳、海信为首的“不闪式”阵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主动快门式还是偏光式,都在不断发展,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索尼针对快门眼镜的频闪问题专门开发了新的眼镜结构来减小与日光灯频率的重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种技术的弊端。
就目前的两种技术来讲,都需要附加设备也就是眼镜来完成最终的成像,而对于观看者来说,无疑增加负担。我们认为,3D电视发展的趋势应逐渐转向裸眼观看。各大彩电生产企业一直以来都有裸眼3D电视的相关探索,目前比较成熟的裸眼技术主要有视差障壁、柱状透镜和液晶面板重叠的MLD技术。裸眼3D有望解决目前3D电视的观看者头晕、疲劳、分辨率降低、亮度降低、可视角度窄的问题。但裸眼技术尚不成熟,输出并不稳定,价格高昂且极度缺乏配套片源,大多用于展示和商用领域,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尚需时日。
文章来源:中国视听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