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听网 视听行业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400-6789-360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 繁體中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RSS | NEWS | 联系我们 |
|
中国液晶电视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很难再现高速增长,而2011年全球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下跌使不少厂商陷入困境,刚刚起步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业将遭遇产业调整的阵痛。近日,由拓产业研究所举办的2012全球ICT产业趋势论坛在上海召开,与会人员认为,今后彩电更新换代速度将加快,随着智能电视和云电视的兴起,企业间应采取异业合作的模式发展。
至少两条面板线将搁置
三星、LGD、龙飞投建的3条线中至少两条新增生产线或遭放弃。
2011年,液晶面板价格的持续下跌使不少厂商陷入困境,有的推迟高世代线开工日期,有的干脆放弃液晶面板业务,从韩国三星、LGD,到我国台湾地区的友达、奇美,都显示出疲态。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大陆高世代线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自主建设的8.5代线传来了量产的好消息。拓产业研究所透露,京东方正在筹划合肥8.5代线建设,中电熊猫也有意在南京上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如果两条生产线能够顺利获批,中国大陆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将达到6条。
拓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尺寸面板产能过剩,三星、LGD、龙飞投建的3条线中至少两条新增生产线或遭放弃。”
在杨胜帆看来,三星和LGD最有可能放弃中国大陆面板生产线建设。他解释说,LGD不久前再次推迟了广州8.5代线的开工日期,很可能会从暂时推迟演变为长期推迟。LGD面板在全球范围出售,产能向来供过于求,现在北美面板业不景气,LGD产能利用率已从年初的满载下降到现在的90%。而三星的问题在于终止了与索尼的合作,三星在中国大陆盖厂房将遥遥无期。此外,龙飞、友达、奇美因为政府控制资金投入,前景也不乐观。
液晶电视很难再现高增长
中国液晶电视已经进入成熟期,稳定中求增长是未来的常态。
从2005年开始,我国平板电视进入快速普及通道,几乎每年都保持着80%以上的增长,成为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今年,中国乃至全球液晶电视销量呈现增速放缓态势。拓墣产业研究所预测,中国液晶电视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很难再现高增长,稳定中求增长是未来的常态,彩电产品向高端化延伸的趋势明显。
拓墣产业研究所区域研究中心研究经理崔晶表示,从内需市场来看,2012年中国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4200万台以上,市场增速为12%。在智能化战略下,我们更应关注厂商如何布局智能化策略以及如何寻找中国液晶电视新的增长点。
在3D电视、智能电视的带动下,今年第三季度,国内彩电企业营业收入都得到了不错的增长,其中TCL净利润同比增长658.98%,海信电器净利润同比增长75.07%。从3D智能电视到云电视,高端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逐渐增加,成为平板电视发展的突破口。在2011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上,大陆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7成以上。
从我国彩电出口来看,每年中国大陆彩电出货量只有几百万台,与三星、LG等国际彩电巨头相比,我国自主品牌彩电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很低,但是这一状况明年将有所改变。拓墣产业研究所预测,2012年,TCL和海信两大企业的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台到1200万台,率先迈入千万级的行列。
彩电业应走异业合作之路
在后家电下乡时代,企业之间更应采取异业合作的发展模式。
今年11月,随着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家电下乡政策的结束,中国后家电下乡时代来临,失去了政策保护的彩电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展?
崔晶告诉记者,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后,市场将更加规范,优胜劣汰不可避免,这对本土企业特别是龙头厂商将会利大于弊,而那些受政策保护扶持起来的中小企业,其未来何去何从值得思考。在城市市场,彩电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智能电视和云电视的兴起,加速了不同产业的合作,因此,企业间应采取异业合作的模式谋求发展。
当下,彩电技术的更新换代使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和APP的开发基本掌握在国际开发商手中;另一方面,苹果、联想等IT企业强势进入彩电市场,也给我国传统彩电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赵新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彩电行业的硬件、网络、软件、媒体资讯条件日益成熟,为彩电行业迈向“智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011年,彩电市场品牌竞争会更激烈,彩电企业要进一步扩大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升彩电业的整体竞争力。
对此,崔晶认为,未来的市场机会在于智能电视的推广,这就要求彩电厂商向软件、内容和服务方面转型。她认为,中国台湾厂商在芯片和硬件方面优势明显,两岸厂商应该加强合作。此外,并购及策略联盟也是彩电厂商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