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布斯曾这样揶揄Kindle:“不管产品是好是坏,现实是人们不再读书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亚马逊(Amazon)仅去年12月份就售出约400万台Kindle设备。Kindle的大卖也证明了无论基于何种目的,阅读都是不会消失的。
不过,貌似繁华的背后,当然不是读与不读的问题,而是读“深”与读“浅”的问题。当人们开始欢呼雀跃Kindle拯救了阅读,当你曾经的书柜已经布满灰尘,沉醉于滋润情绪的玩物中,我们已然忘却了慰藉灵魂。
阅读的深与浅
阅读的深浅没有明确的界定,相对于细细品味、思索和感悟的深层次阅读,所谓的“浅阅读”一般是浏览式、随意性和碎片化的阅读。如果说深阅读是汲取精神养料,那么浅阅读则是无意义的进食。
皮尤:美国人最喜欢用电脑读电子书 比例达42%
需要强调的是,决定阅读的层次更多在于读者本身,读者的自身素质和阅读心境永远是决定阅读效果的首要因素。但是,诸如Kindle这样的阅读器受制于产品特性,可能会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主体,或多或少地强化了“浅阅读”的倾向。
便捷也是种“廉价”
与普通资源一样,信息资源的价值同样与其“稀缺程度”相关。数字化生存的空间下,信息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相较于纸质书,KindleBooks的书籍无疑有更大的优惠,此外One-Click+推送也让购买方式更加便捷。
当用户不再选择去书店精心挑选一本书,取而代之的是搜索下载一本所谓的“Personal Documents”时,书籍的价值可能在读者心中已经大打折扣了,而重要性的降低往往意味着不良阅读情绪的产生,这样的阅读是难以激发读者思考、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的。
大容量与“选择的压力”
亚马逊曾公布这样一个数据:当用户购买了阅读器之后,他们的购书籍是以前的3.3倍。如上所述,这正是信息易得的结果。
Kindle的出现让读者阅读的需求得到过量的满足,看似优势的背后是什么?——“选择的压力”,信息会消耗掉接受者的注意力:当你面对一本书时,你只需做出读或不读的选择,而当你湮没在书海之中,你甚至不知从何读起。Kindle用户似乎很喜欢坐拥书城的快感,乐此不疲地“充实”着它。打开你的Kindle,看看里面已经塞了多少本?
“大容量”意味着你手中的Kindle不再是一本书,它可能是一个书架甚至一个阅览室。基于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下的高效观念,这种“选择的压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阅读体验,因此,片面强调阅读速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浅层面阅读就不奇怪了,尽管这种“高效”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感官快感。
除了“选择的压力”,“大容量”还可能造成“选择的多样”——读者同时推进着两三本书的阅读进程,而这种跳跃式的阅读与传统的线性阅读的体验是迥异的。
便携与消遣
Kindle小巧的外形与轻薄设计使其成为不少人随身携带的物品,阅读的地域环境得以拓宽,公交车上、地铁上……不同于如阅览室、书店、家等传统阅读场所,嘈杂与喧嚣的环境可能会对阅读体验造成巨大的干扰。
此外,短时间内频繁地切换不同的阅读场所会导致阅读“割裂化”,就好像一个完整的电影情节被电视广告分拆成若干段,高潮部分往往紧接着“广告回来请继续收看”。而内容的割裂隐匿着思考的割裂,当一段精彩绝伦的句子让你感喟万千回味无穷时……哦,我得下车了。
无可替代的人文潜藏
你可以称赞Kindle外观之美,却无法否认它仍然是工业设计下的产物。精美的装帧设计,触手可及的质感,折叠和弯曲造就的贴合——永远是纸质书的标签。就文字而言,尽管Kindle的显示效果已经极为出色了,但就视觉感受而言,它还不至于好到让人无法分辨两者的差异。
一本巴掌大小的散文诗集,抑或一张报纸大小的画册,纸媒介总能给人更多的感官享受,而附着在阅读过程中的人文潜藏,让书籍仿佛也更加耐人寻味。
在Kindle等“类书”无限接近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之前,我总是难以想象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手捧一台Kindle诵读圣经。
电子书扩大阅读量“鸿沟”?
上面我探讨了新阅读媒介可能诱发的阅读质量的下降,但阅读行为因人而异,是否存在这一趋势还有待考量。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阅读媒介的更替变革的确会造成阅读行为上的某些改变,比如阅读场所、阅读时间的变化等。
针对两者阅读行为的变化,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展开了一次为期四个月大规模的调查活动,对近3000名16岁以上的读者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一篇名为《电子书的崛起》的报告。调查发现,电子书读者的阅读量远胜于单纯阅读纸质读物的读者:在过去的12个月里,前者阅读了24本书,非电子书读者仅15本。另外,30%的电子书读者表示他们花更多时间在阅读上,而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用户这一数字更加显著,分别为41%和35%。
非电子书读者相比电子书读者量的劣势与其阅读载体息息相关。纸质书无论在获取途径或是获取成本上都不占据优势。根据调查,83%的电子书可以轻易地获取,同等条件下纸质书的比例仅有13%。除却获取成本上的优势,调查还显示,电子书拥有更宽泛的选择范围,这意味着读者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内容获取环节成为其最大的瓶颈。
另一方面,电子书的阅读环境也比纸质书阅读更加开放与灵活。调查显示,73%人更倾向于在旅途中阅读电子书,仅19%的人会在此场合选择纸质书。阅读环境的灵活意味着电子书读者的阅读时间比纸质书读者更加充裕。
爱好读书的人通常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邂逅一本好书时,恨不能一鼓作气,动辄茶饭不思。当阅读的快感持续得到满足,有产生一种“阅读的惯性”,而惯性是不需要意志的,所以当阅读成为惯性的时候,读者就能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愉悦感,继而更加乐此不疲地阅读。
而电子书在图书获取、图书储备以及阅读时空上的优势,其读者产生的“阅读惯性”在总体上较仅依赖纸质书的读者大。由于社会地位、接受能力以及普及程度上的差异,新旧两种阅读人群会逐渐产生分化,一方“阅读惯性”持续增大,另一方可能停滞甚至减退。忽略了阅读质的差异,表现在数字上便是阅读量上巨大的“鸿沟”。
当Kindle让接受它的人们愈加爱阅读,固守纸媒介的人却因资源相对短缺而不得不降低阅读量。在“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里,另外一种两级分化就出现了——“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rich)和“信息贫困者”(information-poor)。
“如果阅读成为一项依赖于技术手段的活动,那将不仅仅是数字鸿沟了,也是阅读鸿沟,”作家MaritaGolden这样说道,“如果阅读依赖于人们必须购买才能得到的技术,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文化上的鸿沟将持续存在,并且扩大。”
从口口相传到仓颉造字,从手抄书到古登堡时代,从报业的衰落到互联网大潮……每一次新媒介的产生、普及与变革,无不伴随着在新旧交融中挣扎的撕裂感,而Kindle在拯救阅读历史道路上的伤痛,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