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仅只是在4年前,蓝光和HDDVD两大“高清”标准还在为了行业话语权而争得不可开交,但现在即便是胜利的一方,也可能就快成为“浮云”了。
从索尼、东芝到松下,这几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公司正在纷纷投入力量,开发4K分辨率的电视机产品。一种简单的解释是,“4K”电视在像素点的总数上,将是目前全高清电视的4倍。后者的分辨率为1920×1080,即横向排列了1920个像素点,纵向排列了1080个像素点,总数约207万。这也是当年高清标准争夺战的胜利方蓝光所能达到的分辨率。
这几家公司都曾经在电视机领域风光无限,但现在总是和裁员、关停工厂以及巨额亏损联系在一起。
最惨的是东芝。这家公司在今年5月宣布关停位于崎玉县深谷市的最后一家电视机工厂,将生产全部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海外代工厂。在2011财年,东芝在电视机业务上营业亏损达到了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比索尼和松下都要亏得更多。
通过剥离工厂、研发4K技术,东芝想要成为市场的领先者,至少是技术领先者。因为自从电视机进入液晶时代后,三星、LG这两家韩国公司夺走了技术上的优势,随之夺走的便是市场份额。
在索尼,情况也同样如此。虽然电视机目前已经不是索尼的主力业务,但总裁平井一夫在上任伊始却也明确表示不会放弃。对于这家公司而言,“电视机”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仍然希望在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上能够重新成为领导者。
除了可以被各个技术阵营广泛采用的3D技术外,4K和有机EL如今被称为“下一代电视”的主要发展方向。有机EL是一种能够自发光的面板,省去了传统液晶电视的LED背光组件,因此降低了能耗,画质也更为细腻。此外,它还能做到更薄、更轻、响应速度更快,甚至还可以弯曲。
4K技术的目标更为简单明确,那就是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相比韩国公司在有机EL电视技术上的重视,日本公司选择在4K技术上投入更多。东芝在2011年发布了第一台面向个人用户的4K电视“REGZA 55X3”,现在它的平均售价在66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27万元)。
日本人对有机EL商用化的前景并不乐观,在其国内,着名的3C家电自由评论人大河原克行撰文称,即便有机EL电视实现了量产,其初始价格会高于现有液晶电视的2倍至3倍,但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轻、薄而为这种产品埋单。
日本公司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是,4K技术能够提高观赏体验,因此更容易被未来的消费者接受。“现在想看到现实感更强的图像的消费者变得更多了。”夏普日本的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周刊》解释。另外技术上的优势有时还有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作用。在家电市场上,一旦给人一种“做出集合最先进技术的电视厂家”的印象,往往很容易吸引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东芝REGZA 4K系列电视的概念设计师本村裕史则说,现在的市场就像晶体管电视将要退市时一样,人们对产品的“兴奋感”正在消失,那时无论买什么电视机都一样,便宜的就行;但到2000年液晶电视刚出现的时候,即使卖到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很多人也还是想买。而东芝则希望通过4K电视重新带给人们“兴奋感”。
东芝新款4k 2k裸眼3D电视
于是现在似乎又到了技术升级换代的时刻,4K电视真的要来了。厂商们准备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在每年的CES上展示一下“先进的4K电视”,而是要把2012年变成一个4K年。夏普决定在2012财年内量产“ICC 4K”电视、松下今年1月发布了全球最薄最小尺寸的20寸4K液晶显示器、东芝将在6月推出REGZA系列的后续机?型……周边配套的硬件条件也正在成熟。高清多媒体接口标准HDMI已经将规范升级到了1.4版本,只要一条HDMI连接线就可以播放4K节目。在没有此标准前,4K分辨率需要通过四条HDMI线、同时连接四个全高清图像输出才能实现。
其实,4K的最早概念源自于好莱坞。在电影业开始抛弃胶片过程中,拥抱数字化首先体现在了电影后期制作阶段—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的诞生。它首先用胶片扫描仪将35mm摄影机拍摄的胶片底片扫描成数字图像文件,在将胶片转化成数字图像的过程中,为了最完整地还原胶片拍摄效果,采用了分辨率为4096×3112像素的图像文件。由于其水平分辨率为4096像素,便被简称为4K。
之后4K概念被推广并引入了电视行业,被日本家电厂商迅速接受。电视与电影行业分别采用2种4k标准:3840×2160以及4096×2160像素分辨率。在已发布的4K电视当中,也有一小部分采用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当然,有着电视行业标准16:9宽屏画面的3840×2160才是目前主流分辨率。
到今天,拥有7680×4320分辨率、像素数量是全高清16倍的8K电视也登场了,成为厂商参加各大展览、技术展示的常客。
4K技术可以使你在很近的距离盯着大尺寸的屏幕,也看不出如同“小方块”一般的画面瑕疵。这在目前的全高清电视上还很难做到。因为全高清的最佳观赏距离一般为屏幕高度的3倍,一台52寸的高清电视你得在2米以外看才看不到那些模糊的像素,而4K电视看则能更近些。
有了4K标准,在不损失画质的同时,电视机还可以做得更大。一些厂商已经开始推出超过100寸的电视机,在这种大尺寸下,它们希望更清晰的显示技术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几家公司的计划有所不同。松下公司拥有从大尺寸4K电视到小尺寸4K液晶屏的量产能力,但其目前的主要产品定位仍是专业用户。这家公司自己的市场调查认为,比起零售市场有限的需求,设计、医疗、印刷等专业市场需求非常高;索尼虽然也同样宣布了4K电视计划,但是具体销售时间和尺寸都未公布。
“对超高清面板进行研究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现有面板的画质水平以及降低能耗。”在接受采访时,松下相关人士说。
东芝、夏普等公司的计划更为积极,它们已经开始设法攻占个人市场。东芝将一些型号的4K电视的裸眼3D功能去掉,使其价格下降了约15万日元(约1.2万元人民币),意在使更多的人接受;另外,为解决4K内容缺乏的问题,东芝还研发了“超解像技术”,将高清电视转播以及蓝光影片通过此技术转换成为符合4K分辨率的内容。
它与夏普的想法不谋而合。夏普“ICC 4K”也是一种类似的技术,它通过将因变成电信号而丢失的光信息还原,将全高清内容转换提升为4K内容。
不过,这种“提升”技术只能使低分辨率的图像在高分辨率的显示设备上看起来更锐利、没有那么明显的锯齿感,但并不能增加有效信息量,所以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4K图像。
现在问题来了,那就是内容的匮乏,它恐怕将是4K电视实现真正普及的最大障碍。即使你现购买了4K产品,也无法观看真正4K电视节目或4K电影,能看到的只有那些转化过的图像。
电影行业早已拥抱了4K技术。好莱坞版《龙纹身的女孩》是世界上第一部全程采用4K技术制作的电影,从拍摄、后期制作、发行直至放映,4K渗透到了每个环节。该电影的制作公司索尼影业娱乐公司是积极推动4K电影发展的几家公司之一。这家公司其他有代表性的4K电影还包括《点球成金》、《洛杉矶之战》等。
目前美国的数字院线里有40%采用了4K放映设备,4K电影也越来越多。但如果没有发行介质或者下载源,则无法用电视观看4K电影。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技术总监王亚明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将4K内容加载在蓝光光盘上并不存在技术问题,但还没有标准,因此无法进行商业发行。掌握着这些4K电影命运的是好莱坞的那些电影公司们。要知道,电影公司的倒戈也是当年蓝光战胜HDDVD成为高清标准的重要原因。
在接受4K概念这件事情上,电视节目行业的进展比电影行业要缓慢得多。此前,全高清分辨率的普及在这个行业花的时间就有20年之久。现在在日本,NHK旗下一家NHK广播技术研究所打算跳过4K直接达到8K直播,松下、夏普先后发布了与该机构合作研发展示的145寸、85寸8K电视,它的像素数量达到了全高清的16倍。令人沮丧的是,该机构研发始于1995年,预计到2020年依然只能够进行8K直播试验。
但电视机制造商们仍然打算对此技术继续追加投入。因为在不远的将来,从内容商、电信运营商,甚至是智能电视操作系统的提供商,都有可能蚕食它们的利润。它们只是一块屏幕的制造者。在分辨率技术上的领先,是它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最好机会—至少目前看起来如此。采用视网膜显示技术的iPhone4/4S和The New iPad大受欢迎,也说明消费者愿意为明显提升的观赏体验买单。
“分辨率技术的发展总是终端来推动前端的。电影4K化是先从后期制作开始普及,再到4K放映,最后才到4K拍摄。电视也是如此,4:3的显像管电视很早就被淘汰了,但宽屏的高清节目却来得很晚”。王亚明?说。
暂时还没有一家厂商能够在4K技术上做到遥遥领先,像当年索尼的特丽珑技术成为优质显示的代名词,亦或是现在的苹果视网膜屏幕带来的震撼。因为即便是同样的4K高分辨率,在色彩、对比度、细节还原,以及降低能耗等方面,仍有许多空间有待提高。
如果从内容推动普及的逻辑上看,索尼倒是有可能重新夺回自己的“宝座”—它拥有自己的电影公司。索尼娱乐网是索尼现在最有野心的计划,用内容打通所有平台,建立像苹果公司一样软硬件的生态圈也是平井一夫所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