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工业博物馆最近收集到的1972年生产的电视机。记者张存立 摄
还记得那些年看过的电视机吗?还记得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吗?最近,柳州工业博物馆征集到一台上世纪70年代初生产的“古董”电视机,相信可以带很多人“穿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温那些年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
最“敬业”的电视观众
这是一台1972年由南宁电视机厂生产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南宁”牌),要不是正面有个球面的电视屏幕,外表看上去像个木箱。电视机屏幕安装了一个玻璃保护框,下方有6个小旋钮,用于调节亮度、对比度、射频、帧频等,调台的大旋钮则在侧面。尽管电视机不大,但重量足有近25公斤,比现在最大的平板电视机还要重。
据了解,1969年,南宁电视机厂试制成功35厘米“南宁”牌电子管黑白电视机,首批生产500台,开创了广西电视机生产的先河。当时的生产过程采用手工装配和焊接,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产品不多。一直到1983年,该厂电视机生产总量仍不足1万台。由于不具备大批量生产电视机的能力,该厂没有被国家列入电视机生产定点厂;后来停止生产电视机,改为广西广播设备厂。工业博物馆征集到的这台电视正是该厂的首批产品,此前一直尘封在柳州木材厂的仓库中,不久将在新增的企业文化展区与市民见面。
当时的电视天线都用一根长竹竿架在房顶,下面再设法固定。由于太高,稍有风吹雨打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每天都要调。这样一来,一人在房顶左右转动天线,一人在下面盯着电视屏幕,随时喊话,这样的场景在那个年代再熟悉不过了。工业博物馆工程指挥部展陈组负责人李子军,从小跟父母一起住在荣军医院,每天晚上,院子里上百人就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度过一天中最轻松的时间。一次,电视机只听得见声音,一帮人调了一个晚上的天线,也没能调出画面。最后,大家都放弃了,但并未就此离开,而是继续听电视。就这样,全单位的人听电视也听了一个月。
不过,那个时候电视台主要播放《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等电影,这些电影大家都看过无数遍,里面的台词大家也都耳熟能详。没有画面,大家也能想象得出;听到台词,很多人能抢先对出下一句。“这样一来,即使听电视也别有一番风味,大家同样觉得过瘾。”李说。
柳州也曾造电视机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柳州同样生产过电视机。上世纪70年代,柳州无线电八厂也曾开发生产过“山花”牌黑白电视机,因未形成批量,后停产。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柳州无线电八厂与香港一家公司合作,引进组装“东升”牌彩色电视机。不过,当时购买彩电必须凭票,而全国各地一窝蜂地上彩电生产线,导致供需失衡,柳产彩电很快就停产。因为产量不大,目前“东升”牌彩电保存下来的极少,工业博物馆展厅内“职工新婚之家”展区摆放的就是其中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大家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再加上电视频道逐渐增多,在看单位的公共电视时,很多人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产生争执。于是,有人干脆自己买电视,就不用和人家争了。李子军介绍,有一段时间,黑白电视机实行赊销,职工可从五金站把电视机赊回家,由单位在每月工资中代扣电视机款。尽管黑白电视机多了起来,但彩色电视机在那个年代还是“凤毛麟角”。
1979年初,李所在的荣军医院有了一台20英寸的彩电。他在班上和同学说起,很多人都不相信。在当时的观念里,电视机有色彩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后来,经过实地求证,李很快成了大家艳羡的对象。因为李占了“天时地利”之便,同学们都托他帮占位,甚至连老师也找他“开后门”。下午6点多,老师就捧着饭碗,从岩村路小学来到荣军医院,坐着学生帮他占的位子,边吃饭边等待电视放映。周边赶来看彩电的人,因为来得晚,只能在后排站着看,站一个晚上,脚麻了也心甘情愿。
最“诱人”的义务岗位
柳州市摄影家协会成员李柏伟当初曾在企业担任电视放映员,虽然没有报酬,但在当时可是个惹人“眼红”的岗位。上世纪70年代,他在柳州金属粉末冶金厂(今白露一带)做钳工,白天负责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工作,晚上就做起没有工资的“兼职”。
当时,厂里的黑白电视机被锁在一个高高的铁柜内,柜子下有4个轮子可以推动。每晚7点,李柏伟准时把电视机推到球场上,接好天线。这个时候,全厂的职工、家属以及附近农村的村民都早早坐好了。最多的时候,整个球场上的观众达到近300人,连七八公里之外的村民也来“赶场”。不过,人再多,作为放映员的李柏伟肯定在最前排有个最好的位置,这也是最令人羡慕的地方。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视节目开始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600558,股吧)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的引进,引起了一股追电视剧的狂潮。随后,香港武侠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的播放,更是一度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那个时候,一到晚上,整条街几乎看不到人,夜空中到处飘荡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铁血丹心》等当红的电视主题歌……”李说,正因为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看电视用凳子霸位子,成了当时最为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