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中国液晶产业开始了自主化征程。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稳坐了全球第三的交椅。
发展的代价是液晶产业长达10年的亏损。十年间,有些液晶企业顶不住压力轰然倒下,有些液晶企业做起来了,甚至成为了中国整个行业发展的推动者。中国形成了北有京东方、东有中电熊猫、南有华星光电的局面。
结束了漫长的阵痛期,中国液晶企业正站在扭亏为盈的拐点上。
然而,似乎正渐入佳境的中国液晶产业却开始受到争议。反对者将液晶产业看做步光伏后尘的夕阳产业,炮轰其“过剩”产能,看空其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液晶产业在全球来看都将是最有发展的产业,产能不仅不会过剩,反而将供不应求。从国内看,亏损的阵痛打下了未来赢利的基础,中国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液晶第一大国。
CEI:从2003年中国大陆企业开始拥有了液晶面板生产线至今,已整整十年。用几个词形容这十年你怎么选择?
欧阳钟灿: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这十年,那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人才、后来者居上。中国起步并没有日本、韩国早,但目前已超过日本,这也就是后来者居上。当然,后来者居上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目前,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成绩已经让日本和中国台湾非常羡慕。一位日本记者就曾感慨,当2015年中国大陆的9条8.5代面板线都建立起来,中国大陆产量将占全球的30%,并且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而以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生产线将变成老旧过时的生产线。
而对于较早投产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来说,如果想建立更高技术的面板线,需要将之前建立的生产线毁掉重建,如此一来成本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宁愿在中国大陆投建新线,也不在本地区投建的原因之一。
CEI:这十年我们的液晶产业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也经历了一个亏损的阵痛期,对于液晶面板产业漫长的亏损期,你如何看?
欧阳钟灿:电子行业的发展是逆水行舟。如果只为了赚取眼前利益,不去发展规模,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下去,比如龙腾光电,至今仍然只有一个5.5代线,其产量占比已被后起之秀华星光电、中电熊猫远远超越,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去发展规模,那么中国的液晶显示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这个亏损期是为以后的赢利打下基础。前十年的亏损对液晶企业来说很艰难,但更展现出魄力。
跟包括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爬坡期,这个时期中国大陆用了十年。以京东方为例,之所以京东方可以发展成为目前液晶显示的龙头企业,与前几年的亏损不无关系,因为其亏损的原因是向前投资,当时如果不投资建新线,很可能就会衰落下去。如果整个行业都不持续投入,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有可能会重蹈集成电路产业的覆辙。目前我国每年要花掉1700多亿美元去进口集成电路,这个数目已经超过石油和铁矿石的进口金额,原因就是中国的集成电路规模没有发展起来。
目前的好消息是,中国大陆的液晶显示已经在国际上有了话语权,京东方、华星光电从今年开始也赢利了,企业已经走到了赢利的拐点上,京东方今年上半年就赢利8亿多元。如果我们把此后的盈利和之前的亏损做个比较,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亏损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CEI:液晶显示的前景如何?有人说液晶将会被OLED所取代,你认同吗?
欧阳钟灿:OLED如果要取代液晶,那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在我看来,液晶显示仍然是在新型产业中最有前景的一个。被誉为工程界诺贝尔奖的美国工程院德雷柏奖,2012年颁发给研究液晶显示的4位科学家,包括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合作伙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HELFRICH以及已研究液晶显示50多年的瑞士人马丁·沙特,这表明液晶产业正受到全世界关注以及认可。
其实,液晶将被取代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在液晶显示出现之前,笔记本所用的显示屏幕不够便携,人们携带笔记本需要用小篮子提着CRT显示器。随着PC的普及,平板液晶显示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发展。而当人们想要将液晶应用于电视上时,却发现屏幕无法做大,最多在32英寸左右。于是,业界便有声音唱出以霓虹灯为原理、可将屏幕做大的等离子显示器(PDP)将取代液晶显示。然而,目前液晶已经有了8.5代线,玻璃(1432,-2.00,-0.14%)基板面积是2米×3米,做出的电视屏幕已可达到110英寸,甚至夏普的10代线可加工3米×3米的巨大玻璃基板,如同一面墙一样大,而传说会取代液晶的PDP产业也却正在走下坡路。
我不敢说OLED一定不能取代液晶显示,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它能够成为新一代领衔产品,也是比较遥远的一件事。
OLED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难题:一个是屏幕的寿命不长,另一个就是良品率不高,原因是它需要有3倍于液晶显示屏的光刻与蒸镀工艺过程,过早衰退蓝色缺陷容易导致暗点丛生。目前,OLED的良品率在30%左右,而液晶的良品率则达到95%左右。这就必然形成OLED价格高的问题,以55英寸彩电为例,液晶屏幕的只需要1万元左右,OLED要1万欧元左右。
事实上,目前也有一些OLED屏幕被用在手机上,比如三星[微博]。由于手机是时尚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人们也不会一天十几个小时盯着屏幕,所以寿命等问题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其实,目前人们买OLED屏幕和液晶屏幕的手机,差别只在于人们的心态,类似戴的是钻石项链还是水晶项链,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与手机不同,电视是一个实用产品,人们可能一天十几个小时观看,也不会两三年就淘汰掉,因此对于寿命的要求较高。
在质量问题上,我最近被邀请到一家著名的国外企业参观,一个55英寸的OLED展览屏幕蓝色缺陷明显,据传,如2年内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该公司便将退出OLED领域。
CEI:你认为中国液晶面板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欧阳钟灿:目前,产能肯定是不够的,因为迄今为止全球生产线都是满产的状态。尤其是近年来,平板和手机快速发展,对液晶显示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苹果用的是夏普的屏幕,三星由于押宝OLED,自己液晶的产能已经不够了,进口了一部分京东方的。从电视屏幕上看,液晶电视在中国还是一个很大的盘子。日本曾在2011年关掉模拟电视,将CRT显示的电视全部换成了数字液晶电视,一度刺激了当时液晶电视的高速增长,2010年日本液晶电视销售量达到2000多万台。
在中国,仍有很多家庭在使用CRT电视,中国曾预计2015年将模拟电视关掉,现在又推迟到2020年,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左右这段时间,将有一批购买液晶电视的风潮,液晶产业仅仅在中国的内需就十分可观,一定会为政府最近提出的利用电子信息消费拉动内需作出贡献。更何况,在建设完毕9条8.5代线之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占比将有30%左右,剩下70%的占有率还需要开拓。所以,目前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产能不仅不能说过剩,甚至是远远达不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