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和中国联通牵手了,推出“微信沃SIM卡”;网易也和中国电信联手了,推出类似微信的APP易信。从最近OTT与运营商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原本被外界看作是“险些革了传统运营商的命的OTT”,正在逐渐与其握手言和,开始探索OTT的商业化之路。而这不仅仅局限于微信等即时通信或社交类OTT业务,视听类的OTT业务同样如此,尤其是在我国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以后,大家都希望在这一前景广阔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如乐视网先后推出“乐视盒子”和“超级电视”,不仅给传统企业制造了新的危机,也给互联网电视(OTT TV)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思考。OTT TV能否真正进入赢利时代?何时才能够赢利?这些都是大家急需寻找的答案。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几道难关是必须跨越的。
第一关:阻击“山寨OTT盒子”
山寨OTT盒子挡是挡不住了,既然这样,不如直接放开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市场。
如果你问互联网电视行业内的人这样一个问题――“OTT TV赢利最先遇到的难题是什么”?绝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山寨OTT TV盒子”。不论是在北京的中关村,还是在深圳的华强北,你都能发现市面上流动着各种各样的OTT盒子,这些盒子正在蚕食着原本属于电视行业和取得正规互联网电视牌照的运营商的利益。对此,易视腾科技CEO侯立民直言不讳:“电信运营商不是广电OTT TV真正的敌人,‘山寨OTT TV’才是真正妨碍市场健康发展的破坏性力量。”尽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181号文明确限制机顶盒直接访问互联网内容,但山寨OTT盒子厂商对此根本就置若罔闻。
侯立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去年OTT TV盒子的全年出货量达到了100万台,而今年每月的出货量就可达到100万台,即使是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在互联网上销售很好的乐视盒子或者小米盒子也只占市场出货量的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市场被山寨OTT TV盒子占据。”而根据记者调查,目前市面上普通的低端OTT TV盒子价格一般在300元以下,而且提供海量内容,光是直播频道就多达400~500个,OTT盒子热销的原因就是内容免费。
“山寨OTT”已经成为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必须跨越的一个门槛,因此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山寨OTT盒子挡是挡不住了,既然这样不如直接放开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市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二关:探索赢利模式
基于显著性计算实现精准广告,基于大数据平台智能搜索实现付费收看,是两个可能的赢利模式。
“卖盒子成为当前OTT TV赢利的主要方式。”侯立民说,OTT TV经过3年多的发展,赢利点仍停留在终端、广告上。无论是培养收费习惯、依靠精品视频实现付费收看,还是依靠游戏、教育等增值应用实现赢利,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业内人士认为OTT赢利难的主要原因,除了大环境的无序、产业链各方还没有找到良性的发展规律外,各方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只顾自己的一块领域的状态,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现在产业内做硬件的赚不到钱,做内容的卖不到钱,做渠道的只是单纯的渠道,做视频的链接被盗了、广告被截了……在无序的环境中,大家都有损失。
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突破点在付费运营上。未来电视CEO张宇霞认为,互联网电视是最有希望实现付费视频运营的模式。现在,我国互联网三大巨头中的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进军互联网电视支付领域,未来基于OTT TV的电商和支付方式的想象空间无疑是巨大的。国广东方市场总监王浩认为,到明年下半年,随着各种增值业务的成熟,互联网电视的赢利模式将会出现,互联网电视赢利的真正核心还是围绕后向付费。
然而,互联网的基因本来就是免费的,付费在互联网电视上有没有可能?从全球发展来看,美国OTT TV市场61%的收益通过付费得到,在欧洲OTT TV市场的最大收益来源也是收费,占40%,这些付费收益均超过广告。以HULU为例,“付费+广告”模式同时运行,目前拥有400万收费用户,2012年整体收益达6.95亿美元。
但是,由于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形成对节目付费的习惯,这为付费频道在各种终端上的落地带来非常大的挑战,而互联网视频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在巨资购买大量版权内容后并没有获得盈利。
互联网电视赢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海量内容,免费的内容会产生多种广告形式,OTT TV完全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挖掘精准广告;二是收费内容的类别区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指出,宽带中国战略和信息消费政策的推出,为OTT TV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而基于显著性计算实现精准广告,基于大数据平台智能搜索实现付费收看,是两个可能的赢利模式。
第三关:跨越技术障碍
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用户的个性化特点,从而做到精准地推送广告。
在高文看来,这些赢利模式不仅给用户对电视机的体验和电视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冲击,也在技术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大数据和编码技术。
首先,他认为,大数据最主要的三个特点是量大、处理速度快、且多样化。“大数据能够给现在的OTT TV带来什么?第一是精准广告,这是大数据最擅长的东西。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用户的个性化特点,从而精准地做到向谁推送广告,目前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了。精准广告还可以解决往哪里推送的问题,现在网络视频上推广告,大家很反感广告画面把整个屏幕都遮住,所以需要大数据来计算视觉显著性。在一个视频里面,人们会有第一注意点、第二注意点和第三注意点,而第三注意点可能就是广告适合出现的位置。第二是付费收看,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哪些用户对哪些节目是可以接收付费方式的,从而为用户精选节目内容。第三则是能够让OTT TV在电子商务、电子政物等方面有所发展。”
其次,多屏互动体验是现在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但是在多屏互动体验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同屏幕上视频流同步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一个是屏幕比例,如手机屏幕比例和计算机屏幕比例跟电视的比例都不一样。另一个是帧的精准度,这在计算机上是不严格的,怎么把电视上的内容映射到计算机上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此外,还有计算的复杂度,特别是智能手机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非常耗电,过于复杂的数据处理很容易消耗手机电量。
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另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编码工具。高文表示:“不同的应用实际上使用的压缩算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电视或者电影这样的场景视频,现在的H.26就非常适合。而H.264对于其他视频,比如监控视频、互联网视频等就不见得合适了,所以从技术上有很多可以切入的地方。当前,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提高编码效率,因此现在我们的定位是:对于OTT TV编码标准效率高一倍,支持视频检索,可以支持画面尺寸大小变化。”
八方观点
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该不该取消?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OTT TV峰会上,产业链上下游齐聚一堂,围绕OTT展开了精彩的报告,尤其是会议的讨论环节,各种观点的碰撞,畅谈3年来产业链各方对OTT的感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国家广电总局高级顾问侯自强一针见血,认为7张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牌照“应当取消”。他的这句话得到了现场多位嘉宾的认同,但也有反对的声音。讨论出现了两大阵营,一方以易视腾科技CEO侯立民为代表的几位嘉宾表示目前产业环境混乱,充斥着各种山寨盒子、盗版内容、盗链接等无序的竞争,把互联网的恶习带到了一向比较有序的电视行业,呼吁行业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另一方以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互动电视业务部总经理陈勇华为代表的嘉宾认为行业就应该刺激,充满机会和危险。
侯自强认为,在过去20年,互联网电视经历了3个阶段,IP化、Web化,现在是虚拟化。作为广电方,更应该把精力放在CDN互联上面,放在业务云化和制播平台虚拟化方面,而不一定要建立自己的NGB。从电信方来看,互联网的盛行、SDN的提出,都验证了基础电信网络已经接受了被OTT的现实,而不再是一味抗拒。
PPTV副总裁单晓蕾认为,这个行业还不够活跃,是因为只有7张牌照,很多企业因为牌照问题进不来,各方面受到很多阻碍,如果真正按照互联网的方式去做,可能会比现有的发展速度快很多,成熟的速度也要快很多。
但是陈勇华的看法却不太相同,华数在行业里同时有两个身份,是牌照方的同时也是集成服务商,他认为以前从广电网的角色来讲,似乎提到OTT业务,是“左手打右手”,但是经过3年半的探索,他发现应该换一个思路,应该是“左手帮右手”。对于产业生态环境的无序,他认为这种来自各方的竞争局面,促成了一个有活力的行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充满了机会,当然也充满了危险。
7张牌照是秩序的维护者还是发展的绊脚石?值得业界思考,应尽快给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