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家步入客厅,从手机到电视的距离有多远?9月以来,一场接一场抢夺客厅入口的争夺战似乎在硝烟中拉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创维联合阿里推出全新的电视品牌“酷开”;小米宣布进军电视领域发布小米电视;爱奇艺与TCL推出智能电视TV+……
每位入场的玩家都努力展现了打通生态链的友好,但业界认为,无论怎样的合作形式,互联网电视关键点在于是否可以有效对客户提供服务、产品是否够稳定、UI(用户界面)是不是容易操作。从已发布的几款产品看,业界认为,在U I设计和改良方面仍大有可为。
无论怎样的合作形式,互联网电视关键点在于产品是否稳定、UI(用户界面)是否容易操作,而点播的功能和有线电视之间的切换,也是互联网电视行业一个巨大的挑战。
以往智能多噱头
如今,不加上“智能”或“互联网”类似噱头,估计都不好意思在电视机界混。虽然国内智能电视产业已经被提及许久,但是人们与客厅之间距离却未因电视机的“智能”拉近。问题出在哪里?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智能电视当前复杂的操作系统以及匮乏的内容是智能电视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一位不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介绍,很多用户还是习惯看传统的电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传统电视的UI并不复杂,功能也比较少。如果智能电视能够真正让用户操作起来非常容易,有丰富的资源去享受,自然会有杀伤力。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卓赛君站在行业角度进行分析,他说:“几年来智能电视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靠彩电行业内部去推动,因为彩电行业内部的强势品牌还是比较多的,大家彼此僵持不下的竞争关系,使得行业发展比较缓慢。”卓赛君分析,与其僵持不下,这些企业的老大们索性选择跟爱奇艺这些视频网站合作,这样在资源上可以进行很好的互补,大家一起来切这块蛋糕,从而推动这种电视行业的发展。
而今软硬皆结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9月以来,不少厂家扎堆推出智能电视或者互联网电视。可以看到,这些企业亦或选择了打通行业壁垒、软硬件厂商进行结合;亦或如小米电视这般踏着“铁人三项”的节奏一人饰三角,单挑“硬件、软件以及移动互联网”。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TCL副总裁兼多媒体CEO郝义在TV+的发布会上分析了与爱奇艺打通行业壁垒进行合作的原因。他认为,硬件厂商专注在更极致的硬件和服务方面,而互联网企业更多专注在内容和相应的软件方面。爱奇艺方面创始人龚宇则认为,目前根据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视频网站已经从两年前主攻移动终端的视频市场转移到争夺互联网电视这一市场,所以爱奇艺并不会放弃这块蛋糕。
除此之外,服务方面的合作也是打通行业间合作的重要因素。郝义认为,服务是彩电厂商的老本行,也是消费者在整个这次体验过程中的一个闭环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这也是传统企业的固有优势。
从这些合作中,不难看出,擅长硬件和服务的硬件商,加上善于内容的互联网公司,再加上上游的这些核心元器件以及前端的销售渠道,完全可以打通一个非常强大的生态圈。这一风险低、成本低的模式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轻模式”。卓赛君分析,在彩电行业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当中,无论是上游的面板厂商,终端的制造厂商或者下游的渠道供应商,都在进行对接和联系,所以打通是必然趋势。
回看“雷军”铁人三项的战略,首先,是将相对高端、价格低廉的硬件产品推向市场,让用户感受到性价比的诱惑。其次,通过软件和服务提升体验,如小米应用商店等,超越客户心理预期。最后,通过互联网直销砍掉传统实体店成本,支持整体的低价战略。可以看到,小米电视试图将做手机的优势,移植到电视,硬件直接与上游供应商合作,自行销售,彻底绕开传统电视。
盈利方面,在TV+的发布会上爱奇艺的龚宇直截了当,他认为:“传统行业不会做不赚钱的事。”那在这个合作上,如何完成利润分配?据南都记者了解,TCL通过硬件赚钱,而爱奇艺则延续互联网盈利的模式,通过广告赚钱,同时TCL向爱奇艺的技术、内容等支持支付一定费用。而小米电视的盈利上,初期以2999元这种接近成本价进行销售,未来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甚至通过增值服务和衍生收入赚钱。雷军曾坦承,如果电视出货量不够大,小米可能会赔钱。
用户界面待改良
此前也有过不少互联网公司推出手机的案例,但成功者为数甚少。这能为电视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借鉴?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的观点非常简单,他认为,虽然互联网公司涉足手机行业失败的案例较多,但手机要比电视复杂,总体来说,电视行业还是存在机会,并且这个市场是足够大的。
南都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软硬件结合的模式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表示该模式值得很多公司去借鉴。那会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风险?投资人认为,最关键的就在于是否有执行力对客户进行有效服务、产品是否够稳定、U I是不是容易操作。
龚宇认为,点播的功能和有线电视之间的切换,这是互联网电视行业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从现在的技术约束,用户行为习惯,还有从国家政策来说,直播互联网电视是不能有信号的,而且即使有信号,也不如有线传输的更好,这个界面之间的切换是全行业的一大难题。
卓赛君则认为,不管怎样的合作与打通,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在对用户的定位上。首先要定位好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卓赛君分析,从产品的角度来看,电视是家庭共同使用的产品,而且具有“不可移动”的优点和缺点。不可移动决定了它很稳定,但也决定了它受到位置和区域的限制。在对电视做文章时,应该去开发它实际对用户产生的价值,如果只是简单地就喜欢的内容或者把手机上的游戏移植到电视上,是完全不可能吸引用户的。
第一人称
讲述人:著名投资人TONG
软硬结合胜于单打独斗
无论是小米电视的模式,还是TCL和爱奇艺合作的模式,两种模式都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执行力对客户进行有效服务、产品是否够稳定、UI是不是容易操作。
智能电视扎堆抢占市场,目前可以看得到的差别只是价格的不同。从各自发布会上宣布的价格及产品的性能来看,小米横向“打通”了软件、硬件以及销售等链条,它本身是一个不需要渠道的公司,这样就比传统的电视成本降低很多。当传统的电视公司通过渠道来推销产品的话,百货公司或者专卖店等会面临着欠账的问题,这样资金的周转就很容易被卡住,而且当中还需要提供部分的费用来让渠道赚钱,所以在这点上,小米就占了不小的优势。小米通过网站销售就可以把成本压得非常低,推广费用和渠道费用几乎为零。这样节省下来的费用让用户享受到更便宜的价格,杀伤力会很强。
从传统电视企业的角度分析,目前绝大部分的销售额基本都是来自渠道。如果再通过这样线上销售的形式,可能就会面临着跟现有渠道打架的危险,所以首先要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
再说软件商与硬件商的合作,其打通行业壁垒,是为了资源共享。对于爱奇艺等一些视频公司而言,这样软硬件结合的卖点是内容。但要知道,目前大部分视频公司的内容都比较类似,在这样的情况下,比的是技术、速度和服务。所以软硬件企业的结合,肯定会比以往传统的单打独斗的公司要好很多。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目前的市场够大,所以我觉得联合推出TV+这样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存在一定的机会。
我认为,爱奇艺靠硬件去成长的可能性不大,靠自己的广告收入和未来游戏等服务获利的空间也比较大。当然如果小米电视能够推出更好的内容服务或者游戏服务,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其创新性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上会更吸引人。
第一人称
讲述人: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卓赛君
请围绕电视的稳定性“贴金”
现在大家为什么会远离客厅?主要原因在于电视所提供的内容是比较匮乏的。爱奇艺和T C L这样的合作,从根本上打通了行业的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智能电视产业的发展。
从最近的创维和阿里的合作可以看得出,大家的合作选择都是有目的性的。创维看好阿里,最关键的亮点,一个是阿里云聚合的能力,另外一个就是阿里在支付上的能力,实现电视上的购物。这样的合作,首先可以取代传统的电视购物,其次可以把电视购物更加规范化和保障化,而且一个阿里本身在网购市场也是有非常大的话语权的。
事实上,从主导话语权的角度来说,爱奇艺等视频公司如果选择和上游厂商合作会更好一点。但是从实际的突破和推动来说的话,跟TCL这样的终端厂商合作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首先消费者对于这些传统电视企业有非常高的品牌认知度,用户非常熟悉这些品牌,这样的合作也是一种品牌的延伸。另外一点,传统电视企业有成熟的销售模式,并且它的网络都可以共享。就爱奇艺而言,比较大的优势是其内容资源。当通过内容吸引了消费者,就有可能再去做一些附加值产品。可能对于普通的传统消费者来说,对产品的普及和营销比小米更有竞争力。
从合作形式上,软硬件行业的打通,也会是一个未来发展的趋势。在选择合作伙伴之前,最关键的还是要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也就是说,用户用电视到底是做什么。举个例子,小米手机成功,它为什么成功。首先小米成功是因为当时中国市场上缺乏一款强有力的国产品牌。另外是他们的创新营销模式。但是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小米抓住了核心的用户需求和他们是什么样的核心人群,包括彩电行业,你也要抓住你的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在什么地方。
以往来说,电视的核心功能是作为资讯的窗口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但现在我们能通过电脑和手机来获取资讯。所以,目前电视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它的稳定性和它的屏幕,那么就可以围绕这些优势做文章,这也是当前企业应该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