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拉开大幕的2014年彩电市场,再度引发彩电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力量的角逐。谁最终能在2014年的智能电视大战中全面胜出,实现对产业未来发展潮流和方向的引领?《中国企业报》记者展开了采访。
互联网思维VS用户体验
作为中国彩电业首家在互联网时代明确“造船出海”的企业,海信的互联网基因被认为是驱动其继续领跑的关键力量,也有别于传统电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
作为最早拥抱互联网实现全面智能化转型的企业,早在2008年海信就在国内率先搭建互联网电视运营平台;2010年又首家推出自主开发的HITV-OS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和海信APP应用商城;2012年,海信在芯片、软件领域收购控股了加拿大、美国的研发团队,搭建起智能电视软件平台和云平台,具备安卓深层开发能力。
2013年4月,被誉为“全球最快互联网电视”VIDAA TV在海信问世,该产品在引发“智能就是简单”的互联网电视设计风潮同时,也让众多用户体验到海信在互联网时代整合用户思维的系统创新能力。2014年1月,由海信牵头起草的中国智能电视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从而终结智能电视发展多年来“无标准可依”的裸奔式状态,为智能电视市场的良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小米、乐视、阿里等互联网企业高调进军智能电视市场,积极抢夺客厅,他们突然发现,早在2013年初,海信已经以很强的互联网思维推出了相应产品,并借助线上线下、硬件软件内容、销售服务一体化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率先发起了对客厅的争夺”。资深互联网人士指出,所谓互联网用户思维并不是互联网企业独有的,像海信这样与用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企业同样具备这一基因。
低价格VS一体化
当乐视、小米等新军频频以“低价格”为突破口发起智能电视变局战时,在“低价格”背后的创新商业模式并未形成闭环。相反,连续十年称霸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并高居中国智能电视市场第一的海信,却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创新整合,创造全新的商业体系。
日前,乐视再度推出一款70英寸的超低价格智能电视,延续自去年以来“低价格杀入电视机行业”风格。此前,小米电视、百度爱奇艺电视、阿里电视等均是以“低价格”冲击市场。隐藏在这些企业“低价格”背后的商业模式正是基于单一线上的“软件体验+内容付费+娱乐游戏+广告点播”的盈利体系。
“就乐视的智能电视商业模式来说,在中国家庭整体缺乏内容付费消费习惯,并对电视广告逆反情绪的背景下,其商业体系没有形成闭环。更重要的是,其商业主要依托线上,而缺乏来自线下的大服务体验,比如配送、安装调试及维修,最终会造成用户全程消费体验的断裂”。资深产经评论员洪仕斌如是说。
反观海信过去一年间通过“硬件+软件+内容”与“研发+制造+营销+服务”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全面贯通,并引入“大服务”思维,VIDAA TV定期在线升级、全品类家电30天包退包换,开创移动互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
与乐视的内容收费相比,海信以“开放、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与内容提供方CNTV、华数、优酷、奇艺、乐视、PPTV等国内主流牌照方和内容运营商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提供的网络视频资源累计已超过125万集,均不向用户收费。
颠覆者VS被颠覆者
当乐视、小米以“颠覆者”姿态进军智能电视,面对海信等强敌的正面较量之后才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彩电业,由颠覆者沦为被颠覆者只有“一念之差”,但“姜还是老的辣”。
毫无疑问,海信已将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驱动下的产品科技创新能力,快速转变为用户黏性,并通过技术的内容、游戏等增值服务,激活传统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的互动体验能力。
海信VIDAA TV上市半年多的时间,销量突破100万台的规模,来自海信运营中心的数据显示,这一颠覆式智能电视的用户网络激活率为92.2%,高出行业平均水平40%,并带动了海信智能电视的整体激活率超过80%。
通过对传统电视体验模式的颠覆,将简单和智能融合,将显示技术与软件内容融合,将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融合,海信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家电企业和传统互联网企业的新路径,也拉开了2014年中国彩电产业变局大幕。